师德建设

广东海洋大学2007~2008年度师德标兵

作者:  时间:2009年03月02日 09:54  浏览:
[ 作者:校工会 | 来源:校工会 ]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广东海洋大学20072008年度师德标兵素描

◇ 扬 园

  编者按:2008年,我校在全校开展了20072008年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及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经过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同项评议、基层单位考核推荐和校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复核评选,报学校党委批准,授予王辉等48名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称号,授予刘楚吾等3名教师“师德标兵”称号,并予表彰和奖励。在这里列举了我校师德标兵刘楚吾、刘志刚和李秀娟的先进事迹,以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希望广大教师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潜心科研、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崇高品德,致力于培养“三能”人才,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刘楚吾同志先进事迹
 

  刘楚吾同志是我校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主编,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海洋生物学硕士点、校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水产养殖省级名牌专业学科带头人,我校主要申博学科(水产学)主要学科方向带头人之一,广东省教育厅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水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洋科学》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广东水产学会理事,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

 1978年大学毕业以来,刘楚吾同志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繁殖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部省和市厅级课题30多项,有 9项科技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多次获市厅级和校级科技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8部(主编1部,副主编1部,合著1部,参编5部)。1990年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1年获湖南省首届青年科技奖“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6年、2007年被评为广东海洋大学优秀教师,1999年、2004年度被评为湛江海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湛江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2007~2008年度广东海洋大学师德标兵。

在教学方面,他自1997年调入广东海洋大学以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心投入到祖国的蓝色事业中, 教学认真负责,注重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师生的拥护和爱戴。先后担任研究生、本科生的“水生经济动物繁殖生物学”、“经济水生动物养殖”、“发育生物学”、“水产生物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了硕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2名,本科生多名的毕业论文,参加广东省教育厅教改课题“进行海洋科学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项目2006年通过鉴定。

在科学研究方面,他潜心科研,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近3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笛鲷属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学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海区主要海水养殖种类种质保存与评价技术”(第二负责人),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管角螺繁殖生物学、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参加)和“绿海龟的种质保存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参加);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3种龙虾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研究” (参加),校选课题“大放鸡海区文昌鱼遗传特性研究”(参加)及横向课题“罗非鱼优质高产技术集成研究-遗传多样性检测及种质标准建立”(子项目)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近3年发表45篇。2004年以来获湛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湛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湛江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在学科建设和行政管理方面,他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了民主、团结、和谐的学院氛围,打造了一流的学科团队。刘楚吾同志2003年10月至2008年6月任水产学院的院长、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他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顾大局,完善实验室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带动全院教师努力打造水产学院特色的名牌专业,努力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申博增硕工作。他作为学科带头人,积极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组,从科研思路上进行启发,技术上进行指导和帮助,使青年教师获益匪浅,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较好地发挥党员、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刘楚吾同志,热心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不仅深受教师、学生的拥护和爱戴,而且在国内外同行中都享有较高的威望,被大家称赞为优秀的学者,德高望重的师长,学术界同行的热心朋友。
 

刘志刚同志先进事迹


     刘志刚同志是我校水产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海洋大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科研积极分子。
 

  1984年毕业留校工作以来,就在我校从事贝类养殖及贝类遗传育种的教学、科研及生产开发等工作。他坚持“科教兴国、科技兴海”的理念,为教学和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曾先后获2006年水产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2007年校级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三等奖,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第四届教学质量优秀奖,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他主持的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各类研究课题6项,取得科研成果三项(其中一项国内先进,两项国内领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各类科研成果奖6项(其中,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湛江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在教学方面,爱岗敬业,关心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认真学习教学新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受师生好评。他主要承担本科《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海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学》、《珍珠养殖与鉴赏》、《水产经济动物育种学》等课程的教学和《海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生产实习指导任务,指导本科毕业生开展毕业专题研究和硕士研究生。近四年指导本科毕业生40名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其中7名获优秀,1名获湛江海洋大学“挑战杯”论文三等奖),共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近三年每年授课学生人数平均1128名,共完成教学工作量3674.3学时,年均达1224.8学时。

 在学科建设方面,注重做好年青教师“传、帮、带”,努力构建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教学和科研上对年青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让他们参加研究课题,共同享受课题成果,使他们最终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为贝类团队的建设打下了梯队发展的人才基础。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吸引青年教师加入贝类团队,以保证有限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对贝类课程提出实现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目标。

 在科研工作方面,他潜心钻研,推广应用,成绩卓著,为实现“科技兴海、科技兴农”战略做出了不懈努力。他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各类研究课题6项,科研经费共175万元。其中“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研究”及“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成果推广遍及华南三省沿海,使北部湾沿岸水产养殖业增加了2个新的养殖品种,并均达到了产业化的水平。其中“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研究”成果推广浅海围网养殖面积150亩,池塘养殖面积102亩。2005年养成总产值达1202万元,新增销售额达1511万元,新增利润932.1万元,新增税收60.5万元。近两年推广区域遍及华南三省及福建,已形成产业化养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成果在华南地区三省推广,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12991公顷,产量66555吨,养殖产值2.71亿元,利税1.39亿元,加工出口产值5.35亿元,出口创汇6688万美元;初步构建扇贝养殖产业链,产业链总产值8.77亿元;解决了3064个渔、农民劳动力长期就业和97.1万人次临时就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北部湾转产转业渔民再就业和二次创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两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一级刊物8篇,二级刊物5篇,SCI刊物2篇。
     刘志刚同志,热心教学,潜心科研,既是“产、学、研”的倡导者,又是践行者,在“科教兴国、科技兴海”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深受师生、同行好评。
 

李秀娟同志先进事迹

 李秀娟同志是我校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市委员会委员,民盟湛江市委优秀盟员。
 


 

 1982年毕业以来,李秀娟同志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和基层管理工作。近几年曾先后获得2005年广东海洋大学优秀教师,2006年南粤教坛新秀,2008年广东海洋大学“评建排头兵”,2007~2008年度广东海洋大学师德标兵等称号;获得2005年广东海洋大学“第三届教学质量优秀奖”,2005年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五),2005年广东省第五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五),2007年湛江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六)等奖励。
    在教学方面,她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严谨治学,潜心教学。主要承担本科《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管理》、《烘培食品工艺学》、《食品包装学》、《食品行政法规与标准》、《食品专题讲座》以及研究生的《热带亚热带果蔬加工》等多门专业课、各类实习与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近三年每年平均完成教学工作量830学时,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参加省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主编高校教材2部。
    在科学研究方面,她学术思维活跃,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近几年来,主持红树植物白骨壤果实开发研究子课题——白骨壤果实加工工艺研究课题1项,参加了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头足水产品”(排名第5)、湛江2004年攻关项目“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研究”(排名第6)、 湛江2006攻关项目“菠萝皮渣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排名第3)、申请发明专利2项等科研项目。
    在学科建设和行政管理方面,她作为系主任,认真履行系主任的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学院的工作计划,积极参与学科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学科建设大讨论,改造传统专业,参与实验室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筹建实习基地,参与“名牌专业”、“重点学科”申报等工作,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 获2005年省级名牌专业、2008年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获省级扶持学科,“水产食品加工学”获2008年省级精品建设课程,“食品化学”获校级精品建设课程,为食品科技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秀娟同志,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坚持“以德服人、以行感人、以爱化人”的理念,为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广大师生喻为“爱心的使者”。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湖光校区行政楼526教育工会办公室


电话:0759-2383189     邮编:524088


Copyright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