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提高职工审美素质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时间:2009-03-02 16:16:00   点击:36


提高职工审美素质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图书馆工会 杨经铭
 
     中国工会十五大强调,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工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切入点。为此,必须认识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好职工与企业(单位)的利益关系。高等学校是国家的事业单位,广大教职工与学校的劳动关系有别于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应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笔者认为,除了维护教职参与民主管理及其正当经济权益,还不能忽视对其精神文化利益的维护,帮助职工提高审美素质便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审美意义
     和谐,一般来说是指系统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和谐劳动关系,自然就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关系的审美意义是明显的,因为美的本质在于协调与和谐。
     劳动是人类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条件,是社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人类劳动本身又是靠什么来推动呢?决不仅仅是生存的本能与欲望,甚至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的政治理想,在现实性上它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人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社会生活的,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事实正是如此,人们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希望把美带到那里,包括把美带到劳动过程中。
     人们把美带到劳动过程中,其逻辑结果便是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因为劳动必须在一定的劳动关系中进行,劳动关系作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只有相互协调,整体和谐 , 才能发挥劳动者的创造潜能 , 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 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个人的愉悦与幸福。
    然而,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劳动异化的时代,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只能是一种理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呼唤着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而且为此提供了可能。
    二、提高职工审美素质是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内在要求
    应当看到,“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的和谐。”(李培志《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19卷 第6期)实现主体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和均衡化 ,是劳动关系稳定协调前提。毫无疑问,利益关系的调节离不开法律和道德对作用,过于唯美无助于解决直接的利益矛盾。但是不可否认,人的审美素质高低不仅关系自身精神文化利益的质量,而且通过人文氛围影响和制约着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首先,美和善在价值上是同一性的。美和善都产生于实践过程中的人的需要,没有人的需要就无所谓美,也无所谓善。伴随着人的需要的提升,美和善成为人所追求的人生理想的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统一于和谐地发展着的人本身。在人的需要基础上形成的美善价值同一性一方面使美能够表现善,另一方面赋予理性道德生活以美的表现形式。巴尔扎克才以《人间喜剧》表现19世纪法国社会道德生活的全貌,托尔斯泰以《复活》揭示聂赫留朵夫的“道德自我完善”过程,鲁迅以《狂人日记》来批判封建礼教,原因也在于此。当今,由于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审美文化的流行,以艺术为载体的美便成为善的常见表现方式。
    其次,审美素质关系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有许多方面,但就其反映和适应的自然、社会和文化三大领域来看,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个基本方面。人的素质是否全面,关键不在三个方面本身,而在于这三个方面是否和谐。从这个意义上,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其基本要义在于弃假存真、弃恶扬善、弃丑求美,从实现求真、求善、求美的协调与统一。这种统一是以个体审美意识的树立为前提的,它既是人的内心世界完整性要求,也是诸要素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的要求。
    多年来,图书馆举办了“挖掘文化瑰宝,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图书馆人风采”知识竞赛,组织了“两代齐欢聚全馆一家亲”读书活动,开展了生态文明村考察等活动,其意义也在于促进员工素质的全面发展。
    再次,审美素养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劳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关系状态对社会劳动状态及其质量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增强美感,相互悦纳,才能加强沟通,减少误会,进而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图书馆员工的构成丰富多样,女同志占多数。如何减少因性格等原因发生不和谐现象,是工会工作需要面对的。我们体会到,如果能够培育爱美之心,就等于找到了减少磨擦的润滑剂,找到了增强和谐的调和剂。比如,当女员工明白了“不生气的女人最漂亮”的简单道理,就会更加注意与同事和谐相处,团结合作,既保持了美好的形象,工作也变得轻松而愉快。这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乐队队员知道怎样处理演出时自己与其他乐手及整个乐队的关系。
 
    三、提高职工审美素质的基本途径
   
人受环境制约又反作用于环境。因此,人的审美素质提高离不开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
    1.从内化过程来看,必须遵循个体素质形成的一般规律,结合工作实际,帮助职工强化审美意识,陶冶审美情感,树立审美理想,提高审美素质。
    一方面,要通过美的教育引导员工把握真、善、美内在联系、相互统一的关系,从自身全面发展的高度系统思考如何做人、做事、做文章,解决好我是谁、我该干什么、我该怎么干和我干得怎么样的问题。应当看到,美的熏陶所引起的道德情感体验能净化人的心灵,审美对象中蕴含的道德精神可以在已有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升华出来道德理想,进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这就好比人们听了弗兰克的(b小调交响曲)能树立与命运抗争的信心,听了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能升华出对自己理想的向往。
    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员工求真、求善、求美之心,形成与人为真、与人为善、与人为美的风尚。比如,为提高女员工高雅气质,塑造姿态美,邀请有关专业人士作“美容、形体与气质”专题讲座,组织员工参加文体活动等。
    2.从外化过程来看,必须根据时代和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审美实践,营造和谐环境。
    劳动过程是在一定环境中下展开的,以人为本的劳动必然要求有一个和谐的劳动环境,而环境是由人来营造的。事实上,人的审美素质一旦外化在劳动实践中物化在产品中,它不仅成为审美对象,同时又构成具有审美意味、有利于关系和谐的劳动环境。
    如果说人们的消费带有越来越明显的审美趋向,那么营造美的劳动场景则是劳动者的共同心愿。图书馆是文化学术型服务机构,劳动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为读者服务质量。为了营造和谐的劳动环境,要在加强审美实践的基础上,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从外部建筑到内部装饰,再到环境卫生,全面打造舒适、整洁、美丽的工作环境和阅读环境。
    二是重视营造和美的精神文化环境。围绕“把本馆建设成为资源更丰富、管理更科学、服务更到位、手段更先进、文化更浓厚、资源利用效能更突出,适应我校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南方海洋大学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的目标,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帮助员工树立优质服务、愉快服务、美好服务的理念,弘扬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营造学术文化氛围,凝练图书馆精神,倡导讲诚实、带头讲奉献、带头讲文明、带头讲创新的风尚,塑造美好的图书馆形象,让读者又好又多地享受图书馆。
    一言以蔽之,不断提高职工的审美素质并使之转化为美好的劳动环境,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才能持续而有效。

上一篇:论高校师德的缺失与规范
下一篇:教代会提案工作有关问题的思考